媒体视角

《经济参考报》:五百兆帕背后的“神力”突破

2024-06-12

  

6月12日,《经济参考报》一版刊发文章《一个计量单位里的创新力|500兆帕背后的“神力”突破》,聚焦开云游戏_开云(中国)欧维姆以科技创新助力“中国天眼”(FAST)建设的故事,新华社同步转载。以下是全文报道:

一束钢索的“神力”能有多大?在开云游戏_开云(中国)集团柳州欧维姆机械股份有限公司(下称“欧维姆”)缆索车间,整齐排列的放线盘同频转动,一根根小拇指粗的钢线在牵引机的引导下,被集束成一根拉索。


正是这样的拉索,经受起了500兆帕应力幅下200万次疲劳试验,托起了“中国天眼”(FAST)这一世界最大的天文观测设备,也实现了预应力领域的世界技术突破,其背后是3年的反复实验以及12项自主创新性专利成果的加持。


这些拉索如何支撑起FAST,要从预应力说起。预应力意为预先增加的力。“就像一个木桶,外面套个筋,箍紧,装水后木桶才不会崩开。”欧维姆副总工程师邹易清说,它是许多重大工程不可或缺的“螺丝钉”,广泛应用于桥梁、建筑、岩土、水利、核电等基础设施建设领域,在国内外都有着巨大的应用市场。


具体到FAST,它是一个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,反射面有一个由6670根主索、2225根下拉索织起的巨大而精密的索网工程。“FAST就像地球的大眼睛一样转动,去观测宇宙。支撑FAST变位的索网就要既有弹性又有超强的抗疲劳性。”欧维姆总工程师谢正元说。


谢正元进一步解释,由于FAST特殊的工作方式,500米跨度索网经常要在球面和抛物面之间频繁变化,拉索的最大工作应力幅要达到500兆帕,是传统标准的2.5倍。


达成这一全世界范围内从未被实现过的钢索疲劳性能,并非易事。


“接到任务时,感觉那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事。”谢正元记忆犹新。他说,当时现有的拉索产品,张拉不到10万次就断了,距离“500兆帕应力幅下200万次疲劳试验”的要求,是遥不可及的。


科研人员还是决定试一试,想方设法改进索制品结构以及锚固结构。经过3年的反复实验,他们最终取得突破性进展,研发出适合FAST使用的成品索,使其灵活变位的功能得以圆满实现。首创冷铸挤压复合锚固技术、首创高强预应力钢丝与钢绞线组合制索技术、发明反射面单元自适应连接机构……多个“首创”和“发明”,折射出欧维姆攻克难题的决心。在“中国天眼”工程中,欧维姆创造了12项自主创新性的专利成果,其中发明专利7项。


拉索安装的工艺同样汇聚智慧和创新。“FAST的主网拉索共有1454种规格,我们得像蜘蛛织网一样,用‘索’织出一张‘大网’。”邹易清介绍,欧维姆结合FAST球形结构特点,克服各种困难,发明了高空索网施工的工法,施工精度控制在5毫米范围内,最终顺利完成任务。


在现代社会,预应力应用随处可见。如今,三峡大坝、上海磁悬浮专线、港珠澳大桥、京广高铁……一项项享誉国内外的重要工程中,都活跃着欧维姆的身影。截至目前,欧维姆五次问鼎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,累计授权专利1260余项,主持和参与制定的国家、行业标准近百个,获中国专利奖6项。